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人民网评:让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世界微头条

人民网   2023-04-19 16:11:28


(相关资料图)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考虑农资市场价格走势和农业生产形势,中央财政近日下达资金100亿元,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统筹支持春耕生产。此举将更好保障农民收益,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食为政首,谷为民命。粮食不仅是民生问题、经济问题,更是安全问题、政治问题。端稳中国饭碗是维护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正所谓“一年农事在春耕”,春耕事关一年的收成,事关千家万户的“米袋子”。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更好支持春耕生产,才能为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为农民增收打基础强根本。

农民是粮食生产的主体。农民钱袋子有没有鼓起来,是检验“三农”工作成效的重要尺度,对保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现实中,由于粮食价格总体稳定,不少年轻人通过外出务工提高收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种粮积极性。另一方面,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抬升,土地租金、人工成本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压缩了农民收益。“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应当成为政策制定的关切所在。

种粮收益一端是价格,一端是成本。就稳定价格而言,建立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坚持并完善实行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等举措,有效避免了“谷贱伤农”现象。就降低成本而言,农业补贴作为国家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给实际种粮者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缓解了成本增加带来的影响。以2022年为例,中央财政分三批累计下达种粮农资补贴资金400亿元,更好支持夏收秋播、秋收秋种等工作。事实证明:真金白银的补贴,有效提高了种粮农民的获得感,促进了农业平稳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难点在粮食主产区和种粮农民。在政策上,既要考虑如何保证粮食产量,也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从价格、补贴、保险等方面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从完善农业补贴,到提高最低收购价,再到扩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施范围,多措并举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有助于以政策供给稳定种粮预期。另一方面,还应发挥市场力量,通过扩大社会服务、打造品牌优势、普及先进装备等方式降本增效,以经营方式创新助力种粮农民有账算、有钱挣、得实惠。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让包括利用自有承包地种粮的农民,流转土地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开展粮食耕种收全程社会化服务的个人和组织,都从政策中获得福利、增强信心,我们的“米袋子”就会装得更满,中国饭碗也定将端得更牢。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