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投资行业都在用的专家网络公司是如何泄露国家机密的?

阿尔法工场   2023-05-10 07:57:07


作者 | 佩妮来源 | 佩妮Penny的世界
导语:脑子里那根弦要绷紧,合规,合规,还是合规。

震惊了啊朋友们,刚刚看到央视焦点访谈的直播链接,凯盛融英因涉及国家安全信息泄露被查了。

金融投资行业内的朋友应该都知道这家公司,是专门做专家网络的,服务很多头部的PE/VC/咨询/券商等公司。我以前也经常使用他们的服务(老贵了,大机构才买得起)。

给行业外的朋友们解释下专家网络是做什么的,其实就是链接了各行各业的行业专家,为金融机构的研究和投资决策提供辅助的信息支持,形式包括1v1咨询,线上会议,纪要数据库之类的。本质是提供水下信息,因为精准信息对投资来说太关键了。


(相关资料图)

"举个例子,金融机构会和凯盛这样的公司签框架协议,当机构想投资或者研究某个行业时,可以联系专家网络的客户经理,让他帮忙找行业内专家来交流,可以精准到行业内的某几家公司,某些具体职位。接到需求之后会在专家库中搜寻,反馈5-10位可供选择的专家,客户选择后可以和专家进行电话交流。1小时的收费在3-4000元,公司会抽走一半左右。这块业务占整体收入的80%。"

其实专家网络的商业模式是很不错的,典型平台模式,有点像专业版的在行,最主要是抓住了稳定且不差钱的(金融)客户的研究刚需(会受行业波动影响),专家的数据库倒是次要了。

这是一个不大的行业,凯盛融英是其中的国内龙头。除此之外还有GLG(格里集团)之类的,有些咨询公司也有类似服务。

22年凯盛曾经向港交所提交过招股书,不过后面好像上市没成功。2020年公司收入6.11亿,占市场份额33%。21年前三季度收入6.8亿,同比上涨43%。毛利53%,净利29.4%。应该说数据上的表现是不错的。

这次凯盛是怎么捅娄子的呢?

根据焦点访谈的报道,凯盛融英以咨询服务为名,称自己的客户是全球的金融投资机构,数年来接受了上百家境外公司,汇款2000多次,总额达到7000万美元。

视频中举了一个例子,境外某公司,通过凯盛联系到了一位国内军工企业上市公司的内部员工,对方询问了很多的敏感信息,包括主要的配套军用产品,价格,生产厂家,装备保有量,市场份额等等。而且凯盛会去协助搜寻合适的专家,并且游说对方接受访谈,提高报酬,帮助客户去获取他们想要的敏感信息。

因为专家的信息是保密的,且私密电话交流。很多内部员工对数据敏感度不高,又想拿到额外的这笔收入,就会知无不言。其实很多公司都是严令禁止内部公司参与专家网络咨询的。

而且凯盛不会告诉专家客户的信息,且和专家签了免责协议,如果有数据泄露要专家自己承担法律后果。(实际上真出了这么大事谁都跑不了,这位判了6年)。

坦率说,上面所说的流程实际上是标准的,服务是这类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但是,在现在这种局势下,敏感行业,涉密岗位信息没有境外防火墙,这个就完完全全是在雷点上蹦迪了。

报道末尾,强调了国家安全机关要进一步推动对咨询行业的监管和指导,严格落实反间防谍主体。咨询行业现在本身也很困难,订单量和客单价都在降,也在锁HC和裁员。这个无疑是雪上加霜了。

话音未落,就看到朋友圈里凯盛的客户经理们开始一水儿地转发这张图了哈哈哈。还说这个事件发生在2022年底,调查已经结束,公司没有受到任何处罚(???)。为满满的求生欲点个赞!

结合前面我写过的美元基金的窘境,其实这也是一个Echo(回音)。

在现在脱钩的大背景下,国内投资主要往政策支持的科技(所谓卡脖子,国产替代)行业转移,我之前列过的现在的大部分投资热点领域,境外主体,境外资金都成了过街的老鼠。

投资机构,咨询,四大,律所大家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个人也一样(现在微信对于IP在境外的都会有额外提示了哦)。

朋友们啊,脑子里那根弦要绷紧,合规,合规,还是合规。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