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财经 > 详情
同样的盐碱化,不同的结局|当前资讯

观察网   2023-05-17 12:46:14

灌溉农业,特别是在蒸发量大于降雨量的干旱地区的灌溉农业,遇到的一个普遍问题就是土地盐碱化。著名的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就是在盐碱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走向衰亡的。

在公元前2400年至公元前2100年间,每新垦的一公顷土地中,就有42%出现盐化;到公元前1700年,盐化土地竟达到65%,当时的文字记载是:所有的“土地都变成了白色”。

生态考古学家对当地作物品种和单位面积产量的考察,证实了苏美尔地区农田盐碱化的过程。随着土地垦殖的延续,耐盐性较弱的小麦逐渐被耐盐性较强的大麦所取代。公元前3500年,整个苏美尔地区全部种植小麦;到公元前2500年,小麦在谷物中之中的比重减少到15%;到公元前2100年,小麦仅占2%;而到公元前1700年,这里就再也见不到小麦了。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尽管大麦相比之下比较耐盐,但土地盐化也会降低它的产量。在吉尔苏出土的文献表明:公元前2400年,当地大麦每公顷收2537升,到公元前2100年,这一数字已下降至1460升。公元前1600年,吉尔苏城已经由于土地的盐化而被放弃。

如今的伊拉克地区,已经完全荒漠化,再也见不到往昔的繁荣。这里土壤裸露,沙丘遍野,土地高度盐碱化,原来的灌溉农业发源地,却成为中东地区第二大小麦进口国。进口小麦占伊拉克总需求的60%至70%,进口大米占其需求的90%。

中国作为灌溉农业也面临土地盐碱化的问题,在《吕氏春秋·任地》中引述《后稷》书中提出的十大农业问题,其中前四项都和土地盐碱化有关。

“子能以洼为突乎?子能藏其恶而揖之以阴乎?子能使吾土靖而圳浴土乎?子能使吾土保湿安地而处乎?”

意思是说,您能使洼地变高吗?您能去掉盐碱物质而保持湿润吗?您能用沟洫洗土使我们的土地洁净吗?您能使土壤保墒而不流失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祖先是用冲刷法去除土地盐碱的,这个方法的有效性只要比较一下黄河河套地区(也是干旱少雨,农业完全依赖灌溉)的农业和两河地区农业完全不同的命运就可以得出结论了。

进入当代,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又提出了更好的解决办法。继袁隆平院士的“海水稻”和中科院耐盐碱大豆实验成功之后。中国的农业科技人员又相继发现320种盐生植物,它们有的可以绿化,有的可以食用,有的可以做饲料牧草,有的可以做纤维植物,这些“吃盐植物”有着很高的利用价值,它们把盐从土里“吃掉”后,就能改良盐碱土地。科学家从中筛选出一些具有饲料价值、经济价值的作物进行试种,结果发现,它们每亩能生产1.8吨干物质、带走400多公斤盐。种植后第一年,土壤盐分就降低了40%,第二年降低了60%以上,第三年降低了85%到90%,使盐碱地成为能正常种植的土地。

我国盐碱地总面积达14.87亿亩,占国土面积的10.3%,耐盐碱植物的实验成功,意味着这部分后备资源已经具备了开发价值。在这之前,盐碱地的产出率都很低,种小麦基本没什么收成,也就只能种点高粱。现在好了,14.87亿亩盐碱地,即使只利用三分之一,中国14亿人口粮食自给和土地资源紧张问题将彻底解决。

通过这件事也可以看出,面对同样的生存困境,中华民族与其它文明的区别,在其它民族选择听天由命,被动躺平的时候,我们中华民族却在艰苦奋斗、砥砺前行,这也是中国文明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根本原因。

相关资讯